本篇标题一如既往的直观、直接,不是空间规划、不是品牌策划…真的只是纹身,嗯。我司深入贯彻落实“不务正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不曾迷途。


排斥
纹身,原写作“文身”,又称“刺青”。 长久以来,纹身一直被主流意识视为是叛逆、堕落、边缘的表现。 一些宗教有明文反对纹身行为,《利未记》十九章28节: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在身上刺任何花纹。
影视作品更是加深了人们对纹身分子的排斥和疏离。香港电影中披青挂红的古惑仔,日本满身繁复纹样的黑帮成员,在类似的群体,纹身是一种身份标识和认同。青龙白虎啥的太俗气,我实名建议可以考虑皮皮虾之列,文对文武对武狍子对老虎。 ​​​​​​​
在日本,很多温泉场所会禁止纹身者入内。2014年6月,关东律师协会联合会对1000名20岁-60岁的民众进行调查。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纹身者时,51.1%的受访者表示很不愉快,另有36.6%的受访者认为很恐怖。
从1720 年开始,日本正式将纹身作为对罪犯的惩罚,直到1870年被明治政府废除。在这150年间,这种处罚方式使社会上形成一个新的群体, 即有纹身的被社会遗弃者。


传统 

实际上,纹身自古被众多民族所追崇,它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是来自远古的传承。 在埃及,金字塔内存放超过四千年的木乃伊有明显的纹饰,历史学家推断这些纹饰用来划分身份阶级和特定行业。 在中国,纹身行为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一种是针对犯罪行为的刑罚,即刺字于面部;另一种是来自宗教信仰的图腾崇拜,《左传》描述吴地:“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
傣、独龙、德昂、基诺、萨摩亚等民族也有纹身的传统。 随着社会文化愈加开放,这种符号文化被更多人接受。 如今,纹身承载着信仰、纪念、祈福、彰显勇气等诸多意义,纹样也是千差万别,有些沿袭传统,有些追溯历史,有些应时代而生,当然也有超凡脱俗之列如酒后碗烙。
每个人在选择和决定纹身图案时都会提前选定风格甚至确定具体图案,毕竟这不像微信头像想换就能换。

Neo 找到我们希望定制一款自己的纹身图案,以自己喜欢的小丑为载体,包含家人的名字。 开工前,我们找了些参考,从中汲取“小丑”的可辨识范围。
这个图案完成并提交有些时间了,前些日子他告诉我们已经把它纹在了小腿,间隔这么久是因为工作闲暇一直在物色纹身师,图案虽简单,但承载着自己的心意。
纹身是一种以人体为介质的装饰行为,是从远古时期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发展至今形式多样,各具风采,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文化和人们行为方式。

 我们需要客观的看待纹身行为和有纹身人群,从多方面判断或划分群类,消除敌视和偏见。


Back to Top